(相关资料图)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7日讯 8月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山东省体育局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体育强省建设情况。闪电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大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体育强省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其中,山东运动员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勇夺7枚金牌,金牌总数首次位列全国第一位,在奥运历史上连续6届荣获冠军;在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勇夺58枚金牌、160枚奖牌,金牌数、奖牌数均居全国第一位,在全运历史上更是勇夺“四连冠”;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山东有5名运动员入选中国代表团,勇夺1枚银牌,实现了首次有人参赛、首夺冬奥奖牌的历史性突破。省委、省政府对省体育局记集体一等功。
据了解,山东16市全部建成了全民健身中心,95%以上的县和乡镇建成了“三个一”工程和“两个一”工程;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部建成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历城足球“村超”、淄博西老村“村乒”等农村社区联赛搭建了舞台。体育、发改部门联合实施了足球场地和体育公园建设专项行动,社会足球场和学校足球场总量达到8189个,大型体育公园129个,推动建设冰雪场馆设施99个。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为抓手,支持各地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日照市、城阳区、博兴县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模范市、模范县,其中日照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79平方米,城阳区建成“8分钟体育健身圈”和“15分钟足球健身圈”。临沂市创新出台新建居住区配建体育场地设施工作机制,其经验在全国推广。截至去年底,山东省共有体育场地24.57万个,全国排名第5位;场地面积2.95亿平方米,全国排名第3位;人均面积2.9平方米(含水域),全国排名第4位。
山东加强体育产业平台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省体育产业服务大厅,组建省体育产业联合会,创办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组织实施100家星级健身俱乐部、100个品牌赛事的“双百计划”,打造德州、青岛、威海等体育制造业聚集区,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25个。最新数据显示,全省体育市场主体突破4.3万家,居全国第2位;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712.69亿元,增加值为1395.78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升至1.68%,居全国第三位。2015年至2021年间,山东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4.90 %,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体育贡献。
山东还加强了全省大中小学体育联赛工作,每年举办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等7个项目的学校联赛,年度参赛学生超过15万人;常态化举办“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年均参与人数近70万人。联合卫健等部门启动体卫融合试点项目304个,总结形成体卫融合6大发展模式,创新开展“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联合行动”,1.1万名青少年从中受益。与文旅等多部门联合打造“好客山东、健游齐鲁”全域体育旅游品牌,打造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项目48个,省级项目64个,数量居全国前列;举办首届体育文化产业大会,组建全省体育博物馆联盟,不断加强齐鲁体育文化弘扬传播。
山东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强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创建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35个,在训青少年运动员4.8万人,均居全国第一位;省运会“三大球”项目的普通学校运动员比例超过60%,校园足球涌现了历城二中女足勇夺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冠军的优秀代表,山东被全国体育界誉为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最好的省份之一。
闪电新闻记者 冯诗惠 报道